梁希贤(1898年—1941年),字哲生,原名梁梦瑞,陕西同官(今铜川市)人。1927年8月,梁希贤从黄埔军校第五期毕业后参加北伐战争。1937年全民族抗战爆发,梁希贤积极主张抗战,拥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。他在淞沪保卫战中身负重伤,被送往后方医院治疗,伤愈归队后,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师第二团团长,驻防陕西渭南赤水一带。
1939年9月,梁希贤调任第八十军新编第二十七师七十九团团长,驻防陕西省大荔县朝邑黄河西岸。其间,他曾率部东渡黄河,到山西永济一带袭击日军,毙敌百余人。梁希贤对部下和气体贴,关心士兵生活,对官兵的管教非常严格。他不许官兵骚扰百姓,就是饿死、冻死,也不准拿老百姓的一粒粮食、一件衣服。由于军纪严明,老百姓曾多次给部队赠送锦旗、挂匾。
1940年春,梁希贤调任第一战区第八十军新编第二十七师少将副师长,带病与师长王竣一起,率部进入中条山地区,在黄家庄、羊皮岭、曹家川、马家沟、台寨一带与日军对峙,粉碎日军数十次进攻。
1941年5月,日军华北方面军秘密集中了10万人,在飞机、大炮掩护下,从东、北、西3个方向向中条山各隘口发动疯狂进攻。梁希贤此时率部扼守中条山。他身患疾病,本应到后方医院治疗,但当他得知日军即将发动进攻后,毅然决定留在部队,指挥作战。他带病巡视阵地,以“抗日必胜,日军必败”鼓励官兵做好准备,与日军决一死战,奋勇杀敌,立功报国。
5月7日,日军向第五集团军和第八十军阵地猛攻,数十架飞机轮番轰炸,并施放毒气,重点指向第八十军与第五集团军第三军接合部。当时第二十七师坚守张店镇阵地,激战至黄昏,前沿阵地被突破。梁希贤率余部突围,转移至第二线阵地,左冲右杀,抵抗日军进攻。但由于敌我力量悬殊,并且日军为发动这次战役做了一系列侦察、准备工作,抓住中国抗日军队接合部的弱点,突破中条山防线。双方阵地相互交错,第二十七师处于内线作战,渐成颓局。日军攻势越来越凶狂,第八十军退守到台寨村继续抵抗。日军以便衣队扰乱射击,同时以飞机轰炸,地面步兵四面围攻,使第二十七师受敌攻击。在与日军血战中,梁希贤部伤亡惨重,弹尽援绝,但他仍激励士兵,为保卫祖国山河奋勇杀敌。直至5月9日,师长王竣、参谋长陈文杞同在台寨阵地壮烈殉国,梁希贤宁死不屈,率部坚守台寨,与日军展开血战,士兵伤亡殆尽。梁希贤为不被日军生俘,跳入黄河,悲壮殉国,时年43岁。
(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)